发布时间:2021-05-28 浏览次数:108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精神,全面推进“四史”融入课堂教学,持续深化爱国、爱党教育,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凝聚师生课程思政理念共识,526日下午,在17-112报告厅,教师教育学院开展了“重温四史,初心育人”主题教研暨课程思政项目结题展示活动。校本科教学部主任林一钢教授和校党委宣传部郑基老师参加了本次主题教研活动。会议由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曹晓华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查颖在致辞中表示,教师教育学院一直贯彻落实《浙江师范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从2017年就着手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在学院、专业和教师层面着力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在落实立德树人层面持续探索课程思政、学科思政的具体举措,2019年首批立项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18项。通过4年的持续建设,全院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实操经验,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查颖就学院当前课程思政的开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 “亲”,即情感上亲近学生、话语上亲和学生;二是“新”,即紧跟社会热点、贴近学科前沿,把最新鲜的知识和最鲜活的思政案例融入课堂;三是“活”,即灵活组织课堂、生动激活课堂,运用教育信息技术优势创新课堂的组织形式。鼓励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本质与作用、内容与形式、方法和途径等理论与实践探索方面再进一步、再深一层。

在展示环节中,课程与教学系教师唐恒钧选取《统计与概率》课程的一节内容现场展示了课程思政教学成果。他从“用统计的眼光看中国发展”案例入手,带领师生感受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教育进步情况,及近期新冠疫情防控成效,让师生直观、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党对人民生命安全的最高保障,用数据让我们的思考更加理性,观点更有力量,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用数据说话的意识、习惯及能力。接着,课程与教学系教师谢群向师生展示了教师教育公共课《微格教学与诊断》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她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袁隆平院士和杂交水稻培育”的科学探究过程,生动、深入地引导学生感悟科学家的勇担社会责任、理性精神以及科学探究的勇气和坚持,进而思考在具体教学如何将科学探究的“种子”播种在中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教育技术学系教师张家华则以“承历史印记——让历史之光照耀教育技术前进的方向”为主题汇报了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实践尤其是教育见习的教学进展。通过带领师生感知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解放前后的发展历程,了解国家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历史,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和教师职业认知。

校本科教学部主任林一钢教授在点评环节指出,课程思政的开展能很好地解决党和国家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鼓励教师将家国情怀、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以“盐融于水”的姿态,弥散式地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同时指出课程思政的“三个是”,即课程思政是一种意识,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是一种示范,要求全体教师以身作则,学高身正;是一个任务,引领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为国家民族复兴而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本次“重温四史,初心育人”主题教研是教师教育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的专题活动之一,旨在激发学院内外广大教职工群体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积极探索将“四史”融入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

教师教育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学院全体教师、各科室成员参与本次活动。活动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与讨论。


展示课程思政内容非常精彩,特别是理科课堂上实现了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让我们看到数学和理科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各种实验数据等,通过设计可以让师生从中感受到课堂的温度、中国发展的速度、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科学探究所需的勇敢和坚毅,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三位老师身上看到了对待课堂教学的态度,值得好好学习!”

 ——课程与教学系副主任陈法宝


这三个课堂引人入胜,课堂上既有大数据的价值,又有杂交水稻的故事,还有教育技术的历史,既学习了知识,又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到了祖国的飞速发展,袁隆平院士对杂交水稻的不懈研究,堪称科学研究的典范!”

 ——课程与教学系教师俞向军


一直在摸索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昨天听了展示课,受益匪浅,在思政素材选取、方案设计和教学示范上有了更深的体会。”

 ——课程与教学系教师竺丽英


  校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作为人才培养和师生沟通的心灵交流活动,有重要的意义。本次公开课对我这样入职一年,教育教学技能还不够成熟的新教师来讲,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几位老师的思政元素深入教学活动之中,融合非常自然,且各具特色。我将汲取前辈的示范课精华,努力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落实教学行动,促进教学发展,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水平。”

——教育学系青年教师李佳宇



(教师教育学院 供稿)